“醛酮树脂,聚酮树脂,酮醛树脂KT-120G”参数说明
羟基: |
100-120 |
外观: |
淡黄色固体颗粒 |
水分: |
小于2% |
色度: |
小于1 |
发货地: |
济南 |
用途: |
油墨涂料色浆粘合剂 |
品牌: |
KT |
软化点: |
100-120 |
酸值: |
小于1 |
产量: |
1000000 |
“醛酮树脂,聚酮树脂,酮醛树脂KT-120G”详细介绍
检验项目检测标准KT-120KT-120WKT-80KT-120G外观目测白色至微黄色固体颗粒微黄色或黄色固体颗粒淡黄色块状固体淡黄色规则颗粒软化点(℃)企业标准100~120≥11575~95100-125羟值(mgKOH/g)100~120≥200≥60≥100酸值(mgKOH/g)≤1≤1〈1≤1色度≤1≤3≤3≤1水分(%)≤2≤2≤2≤2玻璃化温度(℃)75左右80左右45左右80左右应用领域(一)溶剂型涂料1.用于制造木器清漆、颜色漆及可快速打磨的木器底漆,可提高漆膜的光泽度,丰满度,附着力,流平性等,建议在整个体系中使用3%-10%。2.用于硝基漆中,可提高体系的固体含量、光泽度、丰满度、附着力等。建议在整个体系中使用5%左右。3.用于机械面漆、底漆及修补漆、锤纹漆、汽车清漆、汽车修补漆、摩托车漆、自行车漆等,可改善涂料层丰满度、硬度及抗冲击性等。建议在整个体系中使用5%左右。4.用于硝基纤维素或乙酰纤维素的纸张涂料中。可提高其快干、水白、光泽,并有优异的柔韧性,同时提高其耐磨、耐刷洗特性,并可得到高弹性的表面。建议在整个体系中使用5%左右。5.醛酮树脂KT-80的主要特点是高附着力,低软化点,非常适用于对附着力要求极高的金属油漆、塑胶油漆等特殊涂料体系中。建议在整个体系中使用5%-15%。6.用于一般耐高温金属油漆、烤漆及其他耐高温涂料体系中,它不会产生气味或漂白树脂,可加快初始物理干燥过程,用来提高涂料的干性。建议在整个体系中使用5%左右。7.用于醇酸树脂漆中,提高光泽度,附着力,耐候性等,建议在整个体系中使用3%-8%。8.用于氯化橡胶漆和氯乙烯共聚物油漆中,可降低粘度,增进其附着力,减少膜孔,增加光泽等,建议替代基料3%-10%。9.用于聚氨酯等体系中,可提高体系的附着力、耐水性、耐热性及防腐性能。建议在整个体系中使用4%-8%。10.醛酮树脂KT-120G软化点比KT-120高一些,主要用于稍高温的油墨涂料色浆粘合剂体系中。(二)溶剂型油墨1.用于溶剂型凹版、凸版及丝网等印刷油墨中,可提高油墨的颜料湿润性、光泽度,可印性及固体份含量。建议在整个体系中使用3%-8%。2.可与硝基纤维素、聚酰胺树脂、醇酸树脂、丙烯酸树脂、马来酸酐树脂、松香树脂等混合用于塑料表印油墨、塑料复合油墨、金银卡纸油墨、防伪油墨、透明油墨、烫金油墨、热转印油墨等,可显著提高其光泽度、附着力、流平性、快干性等。建议在整个体系中使用2%-5%。3.醛酮树脂KT-120W由于采用特殊材料及特殊工艺,其性能全面达到Hindustan油墨树脂有限公司UK系列聚酮树脂产品性能,部分性能还优于UK系列产品,其主要特点是无残留气味,无重金属,无毒性,更环保,特别适用于烟类、食品类包装油墨,水松纸油墨,烟盒类上光油、纸张类上光油、皮革类上光油、鞋类上光油、指甲类上光油等体系中,可显著提高该体系光泽度、附着力、快干性、流平性、可印性等。建议在整个体系中使用5%-10%。(工程师重点推荐产品)4.醛酮树脂KT-80的主要特点是高附着力,低软化点,非常适用于对附着力要求极高的金属油墨、塑胶油墨、热转印油墨等特殊油墨体系中。建议在整个体系中使用5%-15%。5.用于圆珠笔油墨、墨水等笔用油墨中,可使其具特殊的流变性、耐水性,使油墨在书写工具中不会干燥而写完后快速固化。建议在整个体系中使用1%-5%。(三)溶剂型粘合剂1.醛酮树脂KT-80的主要特点是高附着力,低软化点,非常适用于对附着力要求极高的粘合剂中。建议在整个体系中使用5%-15%。2.具有热稳定性,可用于含乙酰丁基纤维素的热熔化合物中,用来控制冷却块的熔融粘度和硬度,保护工具的机械部件。3.具有很好的初粘性和持粘性,可用于硝基纤维素粘合剂中,用于粘结织物、皮革、纸张及其他类似材料。4.用于聚氨脂组份粘合剂中可显著提高该体系附着牢度、光亮度、耐水性、耐候性等。(四)溶剂型颜料色浆醛酮树脂120其优异性能,是油漆厂进行一体化调色生产万能色浆的理想树脂,建议醛酮树脂与溶剂的比例为1:1。(五)UV油墨涂料或其他体系中1.可用于UV油墨涂料中,提高产品的光泽度,附着力等性能。2.可溶于乙醇并有一定的硬度,使其适用于制造抛光剂和木器表面处理剂。3.可与苯乙烯改性丙烯酸树脂混合制造复印机用色粉。4.可用于清洗时作为织物防水剂。5.可根据其特性,用于其他油墨涂料等体系中。友情提示:以上添加量为建议添加量,厂家还需根据自身产品配方和原材料使用情况多进行试验测试,然后确定最佳添加量或搭配比例。建议在整个体系中不超过15%。若无开裂、发脆现象可适当增加使用量。